茶叶产业推动“造血”扶贫
5月9日,油石乡海拔940米的油石嶂茶叶基地,一场小雨过后,空气更加清新,一群采茶姑娘头戴采茶帽正在采茶。
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刘花妹说:“茶树成了村里贫困农户的‘摇钱树’。采茶时节,我每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据上犹县油石嶂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言成介绍,公司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茶叶基地面积有1万亩,目前已带动45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今后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茶叶产业。
茶叶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惠及千家万户。我县将这一产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守住青山绿水的有效举措、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县茶叶种植面积6.3万亩,7300余户贫困农户通过土地参股、出租、承包等多种方式参与茶叶产业开发。
贫困户田发成一家四口在基地采摘茶叶。田发成告诉记者,今年茶叶长势良好,上午采摘鲜叶,下午就要开始制作干茶,这批茶叶当晚将打包销往江浙等地的客商手中。田发成采取承包方式,在油石嶂茶叶基地承包了5亩茶园。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建1亩茶园,3年受益、5年丰产,从春茶到秋茶实现全价利用,一般情况下,人均种植一亩茶园,全家就可以实现脱贫。
我县引导茶叶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签订合同,企业采取提供种苗、技术指导,支持茶农发展基地,实行上门收购,设定保护价,实现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确保农户稳步增收。农业、扶贫、茶果等部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举办“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班,提高贫困农户发展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县果茶局副局长黄斌斌介绍,为畅通贫困户茶叶销售渠道,把高品质茶园推销给高端客户群体,我县实施“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项目,由茶企安装远程实时监控及溯源系统,客户可通过APP在手机、电脑上随时调转角度远程察看茶叶长势,对茶园管护、采摘、加工等进行跟踪、监管,确保茶叶品质,还可享受春、夏、秋每季一次的家庭集体休闲体验活动,客户与茶园业主建立了直通直供关系。目前,我县“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达到500多亩。
“要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变成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精准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走上‘造血式’致富之路。下一步,要走好电商销售这条路,线上线下互动,做大做强上犹绿茶品牌,让贫困户家里的绿茶畅销到全国各地。”黄斌斌说。
县扶贫与移民办干部周穆勇跟记者说,像田发成这样通过产业脱贫并通过产业带动其他村民脱贫的人还有很多,茶叶产业已日趋成熟化、规模化。目前,我县已有8241户贫困户发展茶叶、油茶、养鱼等经营型农业产业,“产业扶贫信贷通”共计发放贷款3.81亿元,惠及3782户贫困户和8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编辑:曾苏珍 |